【号啕大哭的意思】“号啕大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悲伤、愤怒或激动而放声痛哭。这个词语不仅描述了哭的声响,还强调了情绪的强烈程度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常用“号啕大哭”来形容某人情绪失控、难以自持的状态。
一、词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汉字 | 号啕大哭 |
拼音 | háo táo dà kū |
词性 | 动词短语/成语 |
含义 | 形容大声痛哭,多用于极度悲伤或激动时的情绪表达 |
出处 | 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三年》:“子路曰:‘吾闻之也,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’孔子曰:‘然。’于是子路退,号啕大哭。” |
近义词 | 痛哭流涕、嚎啕大哭、泪如雨下 |
反义词 | 喜笑颜开、若无其事、强颜欢笑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描述 |
失去亲人 | 当一个人得知亲人去世时,可能会号啕大哭,表达内心的悲痛。 |
被误解或冤枉 | 面对不公正的对待,有些人会因委屈而号啕大哭。 |
惊喜或感动 | 在某些激动人心的时刻,比如获奖、重逢等,也可能出现号啕大哭的情况。 |
情绪崩溃 | 长期压抑的情绪突然释放,可能导致号啕大哭。 |
三、情感与心理分析
“号啕大哭”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反应,更是一种心理释放的表现。当人处于极端情绪中时,哭泣可以帮助缓解内心的压力。从心理学角度看,这种情绪宣泄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,尤其是在经历重大打击或情绪波动之后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“号啕大哭”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方式,但过度或频繁的哭泣可能反映出潜在的心理问题,如抑郁、焦虑等,此时应寻求专业帮助。
四、总结
“号啕大哭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于描述人在极度情绪波动下的哭泣状态。它不仅表达了声音的响亮,更传达了情绪的强烈。在不同的情境中,“号啕大哭”可以是悲伤的象征,也可以是感动或喜悦的表达。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