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张栻生平简介】张栻(1133年-1180年),字敬夫,号南轩,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教育家、政治家,与朱熹、吕祖谦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他是湖湘学派的奠基人之一,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张栻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,主张“明理致知”、“格物致知”,强调道德修养与经世致用相结合。
一、生平简要总结
张栻出生于湖南衡山,自幼聪慧好学,师从胡安国、胡寅父子,深受二程(程颢、程颐)理学思想的影响。他早年游学于四川,后回到湖南,创办书院,讲学传道,培养了许多弟子。在政治上,他曾担任地方官职,参与朝廷事务,主张改革弊政,提倡以德治国。晚年因病退隐,专心著述,直至去世。
二、张栻生平大事记(表格形式)
| 时间 | 事件 | 简要说明 |
| 1133年 | 出生 | 张栻生于湖南衡山,出身书香门第 |
| 1147年 | 师从胡安国 | 受业于胡安国、胡寅,学习理学思想 |
| 1156年 | 游学四川 | 拜访名儒,拓展学术视野 |
| 1162年 | 回乡讲学 | 在湖南创办书院,传播理学思想 |
| 1167年 | 与朱熹会讲 | 与朱熹在岳麓书院会讲,推动理学发展 |
| 1170年 | 任地方官 | 先后任职于湖北、湖南等地,推行仁政 |
| 1178年 | 任礼部侍郎 | 进入中央政府,参与朝政 |
| 1180年 | 去世 | 因病去世,享年47岁 |
三、历史评价
张栻作为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,其思想融合了二程理学与儒家传统,注重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实践精神。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,还在教育领域贡献卓著,为后世树立了学者与士人的典范。他的著作如《南轩文集》、《论语解》等,至今仍被学者研究和引用。
结语:
张栻一生致力于理学传播与教育实践,其思想深刻影响了宋代及以后的儒家文化发展。他不仅是学术界的巨擘,更是当时社会改革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推动者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