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水杉树简介】水杉树是一种古老的落叶乔木,属于裸子植物门、杉科。它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,被誉为“活化石”,因其在地质历史中曾广泛分布,但在现代仅存于中国部分地区。水杉树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,还在园林绿化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水杉树简介总结
水杉(学名: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)是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,最早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四川。它的生长环境适应性强,耐寒耐旱,适合在温带地区种植。水杉树高大挺拔,枝叶繁茂,秋季叶片变红,极具观赏价值。此外,水杉树对土壤要求不高,生长速度较快,常被用于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。
水杉树简介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水杉树 |
学名 |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|
科属 | 杉科(Cupressaceae),水杉属(Metasequoia) |
分布地区 | 中国湖北、四川、湖南等地 |
发现时间 | 1941年 |
发现者 | 胡先骕、郑万钧等中国科学家 |
生长习性 | 喜光、耐寒、耐旱、适应性强 |
树高 | 可达30-40米 |
树冠形状 | 圆锥形或广卵形 |
叶片特征 | 羽状复叶,春季绿色,秋季变为红色 |
果实 | 球果,呈椭圆形,成熟后开裂 |
生长周期 | 快速生长,寿命较长 |
用途 | 园林绿化、生态修复、科学研究 |
保护级别 |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|
水杉树不仅是自然界的珍贵遗产,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象征。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,水杉树的种植范围也在逐步扩大,为城市的绿色空间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