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鞠躬尽瘁的意思】“鞠躬尽瘁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某项事业或目标,竭尽全力、不辞辛劳地付出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,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色彩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鞠躬 | 恭敬地行礼,表示尊重和诚恳 |
尽瘁 | 竭尽心力,极度劳累 |
整体意思:指一个人尽心尽力地工作或奉献,直至耗尽全部精力,甚至生命。
二、出处与演变
“鞠躬尽瘁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中的一句话:“臣愿奉诏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这句话表达了马援对国家的忠诚和献身精神。后来,“鞠躬尽瘁”逐渐成为表达敬业、忠诚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。
在三国时期,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写道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……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愿托之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。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,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”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“鞠躬尽瘁”,但其所表达的精神与该成语高度一致。
三、用法与语境
使用场景 | 示例 |
赞扬他人敬业精神 | 他在岗位上鞠躬尽瘁,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。 |
表达个人奉献态度 | 我愿意为团队鞠躬尽瘁,不负期望。 |
历史人物评价 |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是忠臣的典范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兢兢业业、全力以赴、呕心沥血 |
反义词 | 悠闲自在、敷衍了事、偷工减料 |
五、文化意义
“鞠躬尽瘁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责任、忠诚和奉献的高度推崇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工作中保持敬业精神,追求卓越。
总结
“鞠躬尽瘁”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成语,强调的是对事业的执着与奉献。它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,也是对一种价值观的传承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