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规定】一、
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》是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的重要文件,旨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权益,确保病历资料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和安全性。该规定明确了病历的书写、保管、使用、借阅及销毁等各个环节的要求,强调了医务人员在病历管理中的责任,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。
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,包括医院、诊所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。通过加强病历管理,不仅可以提升医疗质量,还能为医疗纠纷处理、科研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适用范围 |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,包括医院、诊所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。 |
核心目标 | 规范病历管理,保障医疗质量,维护患者权益,防止医疗纠纷。 |
病历定义 | 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,包括门诊病历、住院病历、手术记录、检查报告等。 |
病历书写要求 | 客观、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、及时;使用规范医学术语,字迹清晰,不得涂改。 |
病历保管要求 | 纸质病历应妥善保存,电子病历应定期备份,防止丢失或泄露。 |
病历使用权限 | 仅限于经授权的医务人员查阅,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可依法查询。 |
病历借阅流程 | 需经科室负责人批准,填写借阅登记表,明确用途和归还时间。 |
病历销毁标准 |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,需经审批并做好登记备案。 |
违规处理 | 对于伪造、篡改、隐匿病历等行为,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。 |
培训与监督 |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病历管理培训,设立内部监督机制,确保制度落实。 |
三、结语
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》是医疗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提升医疗安全、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。医疗机构应严格落实相关规定,强化人员培训与日常监管,确保病历管理工作科学、规范、有序进行。同时,患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