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顾况的资料简介】顾况(约公元727年—约815年),字逋翁,号华阳真逸,是唐代著名的诗人、画家和文学家。他生活在盛唐至中唐时期,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动荡与变迁。顾况不仅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,还擅长绘画,尤其以山水画见长,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。
顾况的诗风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。他的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,语言通俗易懂,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。同时,他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,主张“诗者,天地之心也”,强调诗歌应表达真实的情感与思想。
以下是对顾况的基本资料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顾况 |
字 | 逋翁 |
号 | 华阳真逸 |
生卒年 | 约公元727年—约815年 |
籍贯 | 江苏吴郡(今江苏苏州) |
所处朝代 | 唐代(盛唐至中唐) |
职业 | 诗人、画家、文学家 |
代表作品 | 《悲歌》《宫词》《听子规》等 |
诗风特点 | 清新自然、情感真挚、语言通俗 |
文学主张 | “诗者,天地之心也” |
影响 | 对后世文人画和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|
顾况虽然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如李白、杜甫等人,但他作为一位兼具诗才与画艺的文人,在唐代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。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人的精神世界,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