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苟且偷生成语意思介绍】“苟且偷生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活,缺乏远大志向或积极进取的精神。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,强调的是一种消极、被动的生活态度。
一、成语释义
- 词义:苟且:得过且过;偷生:勉强活着。
- 整体含义:指在恶劣环境中,为了生存而勉强维持生活,但缺乏理想和追求,表现出一种消极、无奈的态度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今君之德,如日月之光,照临四方,而寡人不能以道化民,使百姓苟且偷生。”
- 现代用法: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进取、只求眼前安逸的人,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的无奈处境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得过且过、随波逐流、敷衍了事 |
反义词 | 奋发图强、自强不息、积极进取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批评他人 | 他整天无所事事,只知道苟且偷生,毫无上进心。 |
自我反思 | 我不能再这样苟且偷生下去了,必须为未来努力。 |
文学描写 | 在战乱年代,百姓只能苟且偷生,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。 |
五、总结
“苟且偷生”不仅是一个表达生存状态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评价。它提醒人们,在面对困难时,不应只满足于表面的生存,而应积极寻找出路,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,“苟且偷生”可能是无奈的选择,但从长远来看,只有不断进取,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苟且偷生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,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,避免陷入消极的泥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