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含厉的成语有哪些】在汉语中,许多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意义。其中,“厉”字作为成语的一部分,常常表达出严厉、激烈、严峻等含义。本文将总结一些含有“厉”字的常见成语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整理,方便读者查阅。
一、
“厉”字在成语中多用于形容态度、行为或环境的强烈、严肃或苛刻。常见的有“严刑峻法”、“声色俱厉”、“厉兵秣马”等。这些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,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,体现出古代社会对秩序、纪律和备战的重视。
此外,有些成语虽然“厉”字不直接出现,但其意义与“厉”相近,如“肃然起敬”、“威风凛凛”等,也可视为广义上的“含厉”类成语。
二、含“厉”的成语汇总表
成语 | 含义解释 | 出处/用法 |
厉兵秣马 | 磨好武器,喂饱战马,准备战斗 | 《左传》 |
声色俱厉 | 说话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严刑峻法 | 严厉的刑罚和严格的法律 | 《韩非子》 |
恶言厉色 | 用恶毒的语言和严厉的表情 | 《宋史·刘跂传》 |
厉世磨钝 | 指激励世人,使之奋发上进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厉精图治 | 振作精神,努力治理国家 | 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 |
雷厉风行 | 像雷一样猛烈,像风一样迅速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色厉内荏 | 外表强硬,内心虚弱 | 《论语·阳货》 |
厉害人儿 | 指做事狠辣、手段厉害的人 | 口语化表达 |
厉鬼凶神 | 形容非常凶恶的人 | 民间俗语 |
三、结语
以上列举的成语中,“厉”字多用于描述一种强烈的、严厉的态度或状态,反映出古代社会对秩序、纪律和权威的高度重视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些成语依然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,可用于书面表达、写作引用或日常交流中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了解并掌握这些含“厉”的成语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