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屈原贾生列传重点字词注释】《屈原贾生列传》是司马迁《史记》中的一篇重要人物传记,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和西汉政治家、文学家贾谊的生平事迹。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遭遇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传记,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释与总结。
一、重点字词注释()
1. 屈原: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,主张联齐抗秦,因遭谗言被流放,最终投江自尽,代表作有《离骚》《天问》等。
2. 贾生:即贾谊,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、文学家,以《过秦论》闻名,曾受汉文帝赏识,后遭权贵排挤,抑郁而终。
3. 列传:《史记》体例之一,用于记载非帝王人物的事迹,本篇将屈原与贾谊合为一传,体现两人在思想、命运上的相似之处。
4. 谗言:指无中生有的诽谤之语,常用于描述小人进献的不实之言。
5. 放逐:古代对罪臣或失势官员的一种惩罚方式,将其驱逐至边远地区。
6. 赋: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,讲究辞藻华丽,音韵和谐,屈原的《离骚》即属此类。
7. 讽谏:通过隐晦的方式劝诫君主,避免直接批评,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政治观点。
8. 忠贞:忠诚坚定,常用来形容屈原对国家的忠心。
9. 贤才:有德有才之人,贾谊被认为是西汉初期的重要人才。
10. 悲愤:因不满现实而产生的强烈情绪,常见于屈原的作品中。
二、重点字词表
字词 | 含义 | 出处/用法 |
屈原 |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 | 《屈原贾生列传》开篇 |
贾生 | 即贾谊,西汉政论家、文学家 | 与屈原并列传记 |
列传 | 《史记》体例之一,记载非帝王人物 | 《史记》体例说明 |
谗言 | 无中生有的诽谤之语 | 屈原被谗害的原因 |
放逐 | 驱逐至边远地区 | 屈原被流放的经历 |
赋 | 文学体裁,辞藻华丽 | 屈原代表作《离骚》 |
讽谏 | 委婉劝谏 | 屈原作品中常见手法 |
忠贞 | 忠诚坚定 | 屈原对楚国的态度 |
贤才 | 有德有才之人 | 贾谊被汉文帝重用 |
悲愤 | 因不满现实而产生的情绪 | 屈原作品情感基调 |
三、结语
《屈原贾生列传》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记录,更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。通过对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,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作者司马迁的写作意图以及屈原、贾谊所代表的士人精神。这些字词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解释,更是文化与思想的载体,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