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复旦大学校训】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,这是复旦大学的校训。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子张》,意为广泛学习,坚定志向;恳切提问,深入思考。它不仅体现了复旦大学对学术精神的追求,也表达了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。
复旦大学作为中国历史悠久、学术氛围浓厚的高等学府之一,始终将这一校训作为办学理念的核心。校训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,也是对教师和全体师生的指引,鼓励大家在求知的路上不断探索、不断进步。
复旦大学校训
项目 | 内容 |
校训原文 | 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 |
出处 | 《论语·子张》 |
含义 | 广泛学习,坚定志向;恳切提问,深入思考 |
学校定位 | 高等教育机构,综合性大学 |
教育理念 | 强调学术与人格并重,倡导独立思考与实践精神 |
目标群体 | 全体师生,尤其是学生 |
校训作用 | 指导学习方向,激励个人成长 |
校训的现实意义
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,复旦大学的校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,如何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清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念。
“博学”意味着要拓宽视野,不局限于某一领域;“笃志”则强调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。“切问”鼓励学生勇于质疑,敢于提出问题;“近思”则是要求我们在思考时贴近现实,注重逻辑与深度。
复旦大学通过校训传递的不仅是学术上的追求,更是做人做事的态度。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复旦人,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前行,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。
总之,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不仅是一句简洁有力的校训,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。它承载着复旦大学的历史积淀,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