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甄选问答 >

此地无银三百两是成语

2025-09-10 05:50:24

问题描述:

此地无银三百两是成语,急!求解答,求此刻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0 05:50:24

此地无银三百两是成语】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隐瞒不住,反而暴露了真相。虽然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,但因其广泛使用和通俗易懂的特点,已被许多辞典收录为成语或谚语。

一、来源与含义

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最早出自清朝时期的一则民间故事。传说有一位名叫张三的人,他把三百两银子埋在自家后院,并立了一块木牌,上面写着: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。结果被邻居王五看到,偷走了银子,还写了一块牌子:“隔壁王五不曾偷”。

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自以为聪明、实则愚蠢的行为——试图掩盖真相,反而让真相更加明显。

二、用法与语境

该说法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况:

- 自作聪明,反露马脚:比如某人想隐瞒自己的错误行为,却因言行不一而被识破。

- 欲盖弥彰:故意隐藏某些事情,结果反而引起他人怀疑。

- 讽刺行为:在批评别人时,用此语指出其行为荒唐、不合逻辑。

三、总结对比表

项目 内容
中文名称 此地无银三百两
类型 民间俗语/谚语(部分辞典归类为成语)
出处 清代民间故事
含义 自以为隐藏秘密,结果反而暴露
用法 讽刺、批评、幽默表达
近义词 欲盖弥彰、自投罗网、弄巧成拙
反义词 神秘莫测、深藏不露、守口如瓶

四、实际应用举例

1. 职场场景

小李在会议上否认自己犯了错误,结果却被同事指出证据,大家纷纷说:“你这不是‘此地无银三百两’吗?”

2. 日常对话

妈妈问孩子:“你是不是偷吃了糖果?”孩子赶紧说:“我没吃!”妈妈笑着说:“你这是‘此地无银三百两’啊。”

3. 文学作品

在小说中,作者常用这句话来刻画角色的愚蠢或自负,增强情节的戏剧性。

五、结语

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,但它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,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。它提醒我们:做人要低调,做事要谨慎,不要因为一时的慌乱而暴露真相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