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旷天低树下一句是什么诗
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《宿建德江》。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夜景图,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,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时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。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秋江夜景:远处的旷野空旷无垠,天幕显得格外低垂,仿佛压在树梢之上;清澈的江水倒映着明月,使得月亮似乎离人更近。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,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。天低树给人一种压抑感,而月近人则带来一丝慰藉,二者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孟浩然是一位田园山水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,他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,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。在这首诗中,“野旷天低树”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又苍茫的意境,而“江清月近人”则增添了几分柔情与温馨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却意蕴深远,充分体现了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特色。
此外,《宿建德江》还反映了古代文人在旅途中的普遍心境——面对广阔天地时产生的渺小之感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。孟浩然身处异乡,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,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,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。可以说,这短短两句诗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,令人回味无穷。
总之,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名句,它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,更是一首关于人生感悟的抒情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