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张衡传》出自《后汉书》,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所撰。这篇传记详细地记录了东汉科学家、文学家张衡的生平事迹,展现了他卓越的科学成就和文学才华。以下是《张衡传》的原文及其翻译:

原文:

张衡字平子,南阳西鄂人也。衡少善属文,游于三辅,因入京师,观太学,遂通五经,贯六艺。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常从容淡静,不好交接俗人。永元中,举孝廉不行,连辟公府不就。时天下承平日久,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。衡乃拟班固《两都》作《二京赋》,因以讽谏。精思傅会,十年乃成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,累召不应。

翻译:

张衡,字平子,是南阳郡西鄂县的人。年轻时擅长写作,曾在京城游学,进入太学学习,通晓五经,精通六艺。尽管他的才能在当时超群,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。他平时举止沉稳,淡泊宁静,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。永元年间,他被推举为孝廉,但他没有去应召;多次被官府征召,他也拒绝了。当时,天下长久和平,从王侯到平民百姓,无不生活奢侈。张衡于是模仿班固的《两都赋》,创作了《二京赋》,用以讽喻规劝。他精心构思,历时十年才完成。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,多次召见他,但他都没有应召。

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张衡的个人魅力和学术成就,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。张衡通过自己的努力,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